作者: 佛朗西斯科.瓦瑞拉
譯者: 丁一夫
- 鷹出版 ,2023
本书记录了达赖喇嘛和一组西方科学家一九九二年在印度达兰萨拉举的行为期一周对话会。这是达赖喇嘛和西方科学家对话三十年中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对话的组织者,弗朗西斯·瓦瑞拉是当代著名神经科学家,他也是一位藏传佛教修行者。他在会后整理、编辑和出版了这次会议的记录。参与这次对话的科学家和佛教界修行者,看到了这种对话的意义,从而开始了Mind & Life Institute 和达赖喇嘛持续对话的平台。
在这次对话中,西方科学家和东方佛教智者一起,讨论了睡眠、睡梦和濒临死亡过程中的大脑和意识。这两组完全不同领域的智者探索一个共同的难题:意识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与我们的生存休戚相关,却从来没有能得出一个完备答案的问题。
从这个问题进一步引申,又出现更多的问题,意识来自于什么地方,又去了什么地方?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当代很多西方神经科学家认为,意识和大脑不可分离,意识是大脑神经元活动的产物。没有大脑就没有意识。大脑如果失去功能,意识就消失了。所以当代医学有“脑死亡”的概念。大脑一旦死亡,意识即刻消失,人就可以看作是死亡了。但是这一结论并没能回答大脑怎么会产生意识的,意识到底是什么等等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使人具有那么复杂的情绪,感情,思维,为什么人的精神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西方历史上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试图从另一个方向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代大脑神经科学认为精神分析的方法和结论不满足科学的客观性要求,不符合科学性的标准。
另一方面,藏传佛教对人类心识的探索和修行,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达赖喇嘛说过,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研究,当代西方科学远远走在东方佛教文明之前,但是对人类自身心识的探索研究,即对意识本质的探讨,佛教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包括理论上的思考和修行实践的结果。在这方面,是东方佛教走在了西方科学前面。
作为科学家的弗朗西斯·瓦瑞拉同意这一观点。作为科学家,他理解当代西方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要求,即科学陈述必须是“第三人称”的,科研的对象只能是科研者之外的客体,而不能是科研者自身的体验和感觉。所以,当代科学规范排斥“第一人称”的陈述。瓦瑞拉提出,对人类心智的研究,即对意识本质的探索,必须打破“第三人称”的禁锢。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第一人称”的陈述材料,诸如“我感觉到”,“我梦见了”的陈述,只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那么就是有用的研究材料,是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正当途径。
比如对睡眠和梦的研究,大脑神经科学采用先进的仪器检测睡梦中大脑不同区域,不同神经网络的电和化学状态,这是一种客观性的“第三人称”的陈述。而睡眠者本人说的“我梦见了”,“我感觉到”,则是“第一人称”的陈述。这种陈述是以前的科学规范所排斥的,因为这种陈述是主观的,陈述者可能有错觉,可能撒谎,可能说不清楚或者说错了。但是瓦瑞拉提出,对意识之本质的研究,必须允许并引入“第一人称”的陈述。
一旦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西方神经科学家和佛教修行者的对话和合作就建立起了基础。在本书所记录的对话过程中,科学家和佛教修行者都深感获益匪浅。在这次对话后,科学家和修行者渐渐地开始了研究合作,科学家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修行者观想修行过程中的大脑进行检测分析,修行者既是研究的参与者,也是被研究的对象。他们都同意,有关意识的本质,有关人类自身的心识,我们所不知道的部分远远地大于我们已知的部分,而他们的合作研究,开拓了人类理解自身心智的领域,有利于通过修行培养慈悲心,以有益于个人和社会。
如今,电脑和互联网科技推动的人工智能出现了令人赞叹的成果。即使在人类能大规模地采用和得益于这种技术的时候,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达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后果,依然存在至今仍没有答案的种种可能性,因为我们仍然还不能回答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心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等等根本性的问题。此时重温这三十年前西方科学家和东方佛教修行者的对话,仍然能扩大视野,开拓思维。
作为译者,我们感谢达赖喇嘛尊者为中文版赐序,感谢Mind and Life Institute 和Wisdom Publication,感谢土登晋巴先生的支持,感谢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本书,感谢富察先生,感谢达赖喇嘛尊者的藏中文译员蒋杨仁钦博士和当代西藏历史研究者李江琳的审校,感谢本书编辑们的辛勤工作。
二0二三年三月
光传媒首发:https://ipkmedia.com/2162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