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丹尼尔·寇曼博士(Daniel Goleman, Ph·D)
罗伯·索曼博士 (Robert A· F· Thurman,
Ph·D)
展望
佛教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对谈,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的会晤,它们对人类的经验各有其独特的诠释。唯有这种智慧的交流,可望激荡出崭新的综合观念。
长久以来遥远分隔开的两种系统,若能继续彼此间的接触,将是互相充实的大好机会。譬如认知科学可能发现许多可以扩展领域的透辟见解与学说;而近代心理健康与人格的模型,可能发现对于人类潜能的极限所做的不正确的假设。
正如现代心理学可能从这古老的内在科学学到许多,反之,阿毗达磨与其他的东方思想体系,也可能得益自近代科学对心智与大脑的研究成果。达赖喇嘛已经对佛教与科学的对谈作过宣示:「如果现代科学能够证明佛教的某些信仰是错误的,则佛教必须加以修正。」我相信,在彼此的交流上,近代心理学也将抱持同样开放的态度。
达赖喇嘛与近代科学家之间,已经举行过数次像这样的研讨会;作为西藏佛教思想的代表,他已为我们建立了诚恳公正的范例,同时乐于接受任何由近代科学之努力所获致的真理。
此外,如果西藏方面能有更广泛的代表来参加的话,将会使会谈更为生色,这样,做为国际政治家与藏人领袖的达赖喇嘛,在公务繁忙之际,也可不必总是独自参加。如果其他西藏学者也可参与,而且对谈可以持续地进行数月甚至数年,不
只是一或两天的话,相信会带给大家更多系统化与丰硕的智慧成果。
我们可能需要增建新的机构,以便扩充目前西方的研究大学与西藏的寺庙大学所担负的,培育和发展西方研究人员与东方心智科学家的工作。西藏的寺庙大学需要设备,以便在传统的训练之外,增加技能项目,加强与现代科学家对谈的能力;
而西方的研究大学需要设立做高深心智科学的研究学院,以加强西方的研究人员与西藏内心科学家对谈的能力。双方的机构都需要有对方来的长期客座学者,如此方能使两种传统有长时期工作上的接触。
经由此种学术性的合作,对于西藏内在科学的丰富内函与方法,必能有更系统化的探讨。现代心理学家或许可以和西藏的专家们合作,譬如说设计一项研究计画,来研究专注训练与诸如认知、知觉及神经心理学,各有何种关联。类似的合作,也可能成功地探讨譬如身心之共同问题像赫伯特·班森对于拙火的研究所显示的,西藏的内在科学对于心智影响身体的潜力之瞭解,西方是望尘莫及的。
此类系统化的、持续性的共同探讨,定能扩大我们对人类现况的瞭解,进而多方面促进人类的福祉。这毕竟是古老的内在科学与它的现代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丹尼尔·寇曼
罗伯·索曼
赫伯特·班森医学博士( Herbert Benson, MD) 是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新英格兰狄肯奈斯医院行为医学部主任,与波士顿身心医学研究院院长。班森博士是行为医学的先驱,致力研究心智对身体健康之影响达二十五年有余。首次发表的
松弛反应论述,即是他的研究成果;那是可以抗制因压力导致的有害作用的一种反应,在他所著的畅销书《松弛反应》(The Relaxation
Response)中,有详尽解说。他是美国心脏学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与行为医学学会(Society of Behavioral
Medicine) 之荣誉会员。
罗伯·索曼博士 (Robert A· F· Thurman,
Ph·D) 是哥伦比亚大学印藏佛学研究之杰桑·卡帕讲座教授。索曼博士是著名的佛学研究学者与作家,而且是备受赞誉的最重要佛学讲授人之一。他曾在西藏佛寺中度过数年之僧侣生活,这使他对东方宗教与文化的兴趣大为增强。他曾于一九八四年以美国佛学研究学院院长之身分,与达赖喇嘛共同召集在安赫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举行的首次内在科学会议。他同时也是纽约西藏会馆的创办董事。
霍华·葛纳博士( Howard E· Gardner,
Ph·D )是专门研究人类认知潜力之心理学家,特别是针对正常儿童、资优儿童与智障儿童在艺术方面之认知潜力。他目前担任哈佛教育研究所教育学教授与「零计画
Project Zero 」之共同主持人,也是波士顿荣民管理医疗中心之心理研究学者,与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之兼任神经学教授。他在专业期刊上共发表了二百五十余篇论文,并著有十本书。
丹尼尔·寇曼博士 (Daniel Goleman, Ph·D)是心理学家,也是曾获奖的记者,担任纽约时报「行为科学」之特约撰述。他的研究与评论范围,包括亚洲的心理系统与松弛技术、静坐与压力等。他是身心医学研究院之科学顾问与纽约西藏会馆会员,同时也是心与生命研究网路
(Mind and Life
Research Network) 之创始会员。
研讨会列席者
大卫·拜尔医学博士 (David M· Bear, MD) 是波士顿麻州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他研究人类情感的神经基础,特别是大脑中调节情感如愤怒、恐惧与性欲那部分之构造。在他领受哈佛大学奖学金期间,曾研究在多种不同文化类型中,如日本、印度、以色列与苏联,其不同层面之身心关系。
黛安娜·艾克博士 (Diana L· Eck, Ph·D )是哈佛大学比较宗教学与印度研究教授。她曾在世界各处讲学,并曾因她对南亚宗教信仰与修持之研究与著作,获得多项研究奖助与奖金。她热心从事促进各宗教间之瞭解的各项活动,并担任美国宗教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南亚洲宗教部主席,以及名为(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orking Group on Diaorgue with People of Living Faiths) 之宗教组织主席。
图典·金巴 (Thubten Jinpa) 达赖喇嘛之主要翻译之一,在印度之甘郸大学 (Ganden University) 谢尔思学院 (Shartse College) 攻读佛教哲学、认识论与逻辑,并于一九八九年获格西 Geshe 学位。他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就读。
史提文·麦塞斯博士( Steven W·
Matthysse, Ph·D) 是哈佛医学院心理生物学副教授,与麦克林医院 McLean Hospital 之心理生物学专家。他将数学模型应用到脑生物学与正常及异常心理学上,并以这方面之研究名闻全国。麦塞
斯博士并积极参与寻找导致精神疾病之染色体的研究工作。他最近发展出描述神经系统之连续变化图形的数学方程式,他相信藉此定能找出大脑与知觉经验的重要关系。
大卫·波特博士 (David D· Potter, Ph·D)是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的罗伯·温索 (Robert Winthrop) 讲座教授,以其对神经生物学之贡献闻名。经由他的研究发现:神经细胞不但可藉由电讯号,同时也可藉化学讯号传递讯息。他也曾协助发展可培养单独神经细胞之培养媒这些发现,使研究者得以研究神经细胞之错综复杂活动。他目前的兴趣之一,是研究造成毒瘾与精神失常的生物因素。
乔瑟夫·希德克劳特医学博士 (Joseph J·
Schildkraut, MD )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以研究生化因素对抑郁症之影响闻名国际。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之生物化学,以及抗躁郁与抗精神病药物对大脑所产生之作用。他也研究情绪失调与视觉艺术家的精神状况。希德克劳特医生为身心医学研究院之董事长,并且担任其科学顾问委员会之主席。
卡尔·许渥兹医学博士 (Carl E· Schwartz, MD)是哈佛医学院之精神病学讲师,他的研究重点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错乱与焦虑症,以及性格与生物学的关系。他其他方面的兴趣,包括精神流行病学、精神病哲学,以及精神药理学与精神疗法之交互作用。他最近荣获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ntal Health) 五年期的奖助金,致力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行为与生理之关系。
词汇
上座部 (Theravada): 在佛陀入灭约百年后(纪元前第三世纪),佛教教团分裂为革新之大
部与保守之上座部。之后又陆续分裂,形成早期佛教的十八派,其中八派属上座部。阿育王时代,上座部佛教传至锡兰,并逐渐弘扬至缅甸、泰国与高棉等地。上座部基本上为僧团佛教,在多数国家与大乘佛教不甚相容。但在寺庙之国的西藏,于一九五年代中共武装进驻以前,境内共有六千多座世界最大的寺庙。上座部与大乘佛教在当地密切地并存,正如一千五百年前在印度时一般。
三摩地 (Samadhi ):梵语之音译,又作三摩提、三昧等。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即将心定于一境的一种状态;达此状态时,能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
三宝(Three Jewels ):依三宝佛、法、僧,是成为佛教徒的途径;本质上, 依是尊敬与信赖的一种表达方式。佛,指已觉悟人生实相而能教导他人之佛陀,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
大乘(Mahayana): 乘为车乘之意,是指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往觉悟之彼岸之教法。佛陀入灭约四百年后,大乘佛教兴起,因与小乘对立,而有大、小乘之名词。早期之佛教,以追求自身之解脱为主要目标,修行成就阿罗汉果位,称为小乘。大乘佛法则以上成佛道,下化 生为目标;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至究竟圆满时成佛。
中观应成派 (Prasangika): 为中观宗之一派,在西藏大学之佛学课程中,被认为是最细微高深的佛教哲学派别。由佛护论师
Buddhapalita 于第四世纪创立,至第六世纪由月称论师 Chandrakirti 加以发扬光大,并于十五世纪初叶由宗
喀巴大师 (Tsong Khapa) 集其大成。它是一批判性的相对主义学派,与目前近代哲学圈中对于相对主义之辩论有密切关联。
化约主义( Reductionism) 企图将复杂事象,经分析简化,由最基本元素的性质去瞭解整体事象变化原理的理念,称为化约主义,或称还原论。
四圣谛 (Four Noble Truths): 又称四真谛或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谛凡夫由于无明、贪、瞋等而造作不善业,因而招集种种痛苦;灭谛
槃寂静是解脱痛苦的实现;道谛修道方能证得 槃。此四圣谛括尽世间、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佛 (Buddha): 梵语音译佛陀之略称。意译觉者,觉悟真理者之意;指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者。佛教徒相信,「成佛」是一切
生终究可以达到的至高无上目标。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于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住世弘法。见「三宝」。究竟本性 Ultimate nature 事物之究竟本性即其真实本性,是经彻底审视而找出的性质,这与事物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具有的性质有别。
拙火( gTum mo) 密宗圆满次第的一种修法,为那洛六法 (Naropa six yorgas )之一。修行者在肚脐升起如暴怒时的能量,可以引发强烈的内热,去融化中央神经系统的知觉明点,导至证悟之转化状态。修拙火所产生的一种副作用由身体表面散发出热波吸引了西方人的注意,其中以赫伯特·班森博士对拙火所进行之研究最为著名。
法 (Dharma): 音译为达磨、昙等。法之义可类分为二,其一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其二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佛陀证悟的要义是自由的究竟实相,这也即是人的本心最深层的状态。证悟本心的人,方可解脱烦恼,断尽余习。「法」因此添了新义:佛陀的教说,以及依教说的修习;自由的真实义,或真理、 槃。
咒 (Mantra): 梵语音译作曼怛罗,又称真言、密语;即真实无虚假之语言之义,或指含有深奥教法之语句。常是一串特定的音节或字,认为念诵可得与咒相应之功德,不仅能满足世俗之愿望,且可开悟而致即身成佛。
明光心 (Clear light mind): 藏于每一 生之「不坏明点 indestructible drop 」极微细身中之极微细心,亦即本心。此心带有我们所称的精神基因,一世世地传下去。这心是以次原子与次细胞状态存在;密宗的修行者瑜伽士与瑜伽女努力追求的,即是此微细心的直接觉知。此种觉知的揭露,同时也即是证悟与解脱。
阿毗达磨 (Abhidharma): 梵语之音译,又作阿毗昙。意译为对法、无比法等;意指以最高智慧对观诸法真理之义,为论部之总名。阿毗达磨藏为一切论部之总称,与经、律合称为三藏。
阿罗汉 (Arhat): 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名;指断除一切烦恼,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之圣者。然因慈悲、功德未具足而尚未成佛。
依 (Refuge): 向、依靠之义。依佛、 依法、 依僧,称为 依三宝,或称三 依。见「三宝」。
神经生物学 (Neurobioorgy): 特指应用于大脑之生命科学;研究由大脑之状况与作用所产生之心理与情感状态。
啊嘛呢贝美吽(一作「唵嘛呢叭啊吽」)OM MANI PADME HUM:观世音菩萨的本咒。OM 是咒中表示化身的一个音节,代表向宇宙诸佛的祈祷;嘛呢MANI 按字面的意思是宝石,它象徵所有诸佛广被的慈悲;贝美PADME 是莲花,无我智慧的代表;吽HUM 是咒中表示心的一个音节,代表宇宙整体融入于个体之中。因此,重复念诵此咒,可以使人深信智慧与慈悲的无所不在;并可加强信念,相信智慧与慈悲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邪恶与烦恼,从而产生幸福宁静之觉受。
密续 (Tantra): 佛教与印度教做精神修持的一套教法。佛教的密续在古老的印度蓬勃发展,其后仅有主要部分得以在西藏文明中保存下来。密续在藏传佛教中是最高阶段的修法。
曼达 (Mandala): 原意指神奇力量所保护的范围,引申为完全洁净的环境,例如诸佛的居处。在密续的观想中,以想像的坛城曼达,帮助修行者感受完全的平和、安全与喜悦。
有情众生 (Sentient being): 普指迷界之有情;即为无明所障蔽,流转生死者。有情众生必须解脱对自我之执著,方能离苦得乐。
极端唯物主义 (Radical materialism): 认为物质能量是宇宙唯一实相之观点,相信宇宙万事万物尽可由物质加以说明。特别认为心智不具实质的意义,故在科学的探讨中,不应将心智列入考量。
菩萨 (Bodhisattva): 梵语菩提萨埵之简称。菩提,觉、智之意;萨埵, 生、有情之意。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指上求佛果,下化 生之修行者。大乘僧侣或居士也有被称为菩萨者。
僧伽 (Sangha): 梵语音译,略称为僧。意译为和,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 、和合僧。又取梵语与汉语合称为僧侣。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团体,为三宝之一。见「三宝」。
业 (Karma): 梵语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意;意谓行为、思想等一切身心活动。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行为、思想所衍生的力量。业为果报之因,而受报之时间迟速不一,因此「业」也函有因果报应,以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
烦恼 (Afflictive emotions): 又作惑,使有情生产生痛苦的精神作用之总称。
六种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无明)、慢、疑、见;另有二十种伴随根本烦恼而
生的随烦恼,又称枝末烦恼。
瑜伽 (yorga): 梵文音译,其意为相应,是从梵文「驾以轭 yu 」引申而来;
故瑜伽是一种修持,用以统驭身心,使之与所追求之真理相配合。
经 (Sutra): 记载释迦牟尼佛所演说之教法的典籍。佛教圣典总括为经、律、论三藏,经藏乃其中之一。
实相 (Reality): 某物以所呈现之形式存在的状态。佛教论实相有二:绝对实相与相对实相,此为佛教哲学与佛教科学修习之重点。
缘起 (Dependent origination): 一切诸法皆因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
立,此理称为缘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产生变化,为佛陀对于
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之法则,也是佛教之基本教理。依缘起
之理,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个体与宇宙之生灭包函由
「无明」起至「老死」环环相续之十二支。诸法无自性,因缘而生,谓之「缘起性
空」,故谓缘起与空性为相同之哲学观。
轮回 (Samsara):众 生从无始以来,依业因而展转生死于六道之中;如车轮之旋转,永无止境,故称轮回。
静坐 (Meditation): 也译作禅坐、禅修、打坐等;泛指有方法地利用专注、思想集中,以得了悟与洞察力之修习。主要分为止、观二大类,每大类又有无数小分类。对事物之深刻了悟或获得智慧之必要步骤为:学习、反省与专心静坐。
证悟 (Enlightenment): 生起真智、反转迷惑、觉悟真理实相的境界。阿罗汉与佛为能证悟者;前者了悟自身本性,佛方是到达圆满悟境,了知一切实相,并以无量慈悲度化
生。
类神经网路 (Neuronet model) 与全相模式 (hoorgraphic paradigm)
有关的一种大脑作用与认知的模型;认为讯息是在大脑的突触神经网路(synaptic neural
network) 间,以多元的方式被处理。
(译者按:本「词汇」所列各条,为便利中文读者参阅起见,特另编译,故部分与原著有所出入)
参考书目
1· Alexander, F· 《The Scope of sychoanalysis》,New York:Basic Books, 1901·
2· Benson, H·, Lehmann,
J· W·, Malhotra, M· S·, Goldman,R· F·, Hopkins, P· J·,
Epstein, M· D·, 《Nature》 , 295 (1982),PP· 234—·
·
gTum—oorga>,Matters Arising) 《Nature》 , 298(1982),PP· 234—·
· 《Beyond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 New York: Times Books, 1984·
·《Your Maximum Mind》 , New York: Times
Books, 1987·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 New York: Morrow,
1975·
, Malhotra, M· S·, Goldman,
R· F·, Jacobs, G· D·, Hopkins,
P· J·,《Behavioral Medicine》 , 16(1990), PP· 90—·
3· Brown, D· P·, 《Noetic Sciences Review》 Spring 1988 ,PP· 16·
4· Dalai Lama·《Freedom in Exile》 , New York:
HarperCollins,1990·
·《Kindness, Clarity and
Insight》 , Ithaca: Snow Lion,
1984·
·《Opening the Eye of New
Awareness》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0·
· 《A Policy of Kindness》 , Ithaca: Snow Lion,
1990· 5· David—eel, A·《Magic and Mystery in
Tibet》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1·
6· Dass, R·《How Can I Help?》 , New York: Knopf,
1985·
7· Dummer, T·《Tibetan Medicine》 , London: Routledge,
1988。
8.Freud, S·《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New York: W· W· Norton,
1962·
·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New York: W· W·
Norton, 1961·
9· Gardner, H· E·《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The Mind s New Science: A History of
the orgnitive Revolution》 , New York:Basic Books, 1985·
10· Goleman, D·《The Meditative Mind》 , Los Angeles: Tarcher,1988·
11· Gyatso, K·《Clear Light of Bliss》 , Lond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2·
12· Hopkins, J·《Meditation on
Emptiness》 , Lond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3·
and Rinpoche, Lati·《Death, Intermediate
State and Rebirth in Tibetan Buddhism》 ,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79·
and Sopa, Geshe·《Cutting Through
Appearances: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ibetan
Buddhism》 ,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89·
13· James, W·《Principles of
Psychoorgy》 , 1910· Reprint, New York: Dover, 1950·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 New York:
Crowell—ollier, 1961·
14· Jung, C· G· ,《Collected Works》 Vol· 12·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15· Penrose, R·《The Emperor s New Mind》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1 12 1 2
16· Rabten, Geshe·《Mind and Its Functions》 , Switzerland:Tharpa Choeling, 1979·
17· Rorty, R·《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18· Shantideva(trans· Batchelor)·《Guide to the
Bodhisattva‘sWay of Life》 , Dharamsala: LTWA,
1979·
19· Thurman, R· A· F·《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0· Wangchen, Geshe N·《Awakening the Mind of
Enlightenment》 , Lond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21· Wilber, K·, Engler,
J· and Brown, D· P·
《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 , Boston:
Shambhala,1986·
22· Zimmer, H·《The Philosophies of
India》 , New York:Pantheon, 1951· P·207 参考书目 P·213 索引
P·181 图一 典型的多臂神祗──时轮金刚。行者观想自身具有多臂与多足之形体,是一种唤起中枢神经系统之敏感度的潜意识方法。 P·120 图二 「轮」系之简图。图示瑜伽行者修拙火时的三条中脉。
P·121 图三 瑜伽行者之神经系统图示。能量自心轮处之种子字升至顶轮之「罕」字,融化粗知觉明点与能冲量,而成为自由与喜乐。
(连载结束)
相关文章: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一)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二)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三)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四)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五)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六)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七)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八)
(连载结束)
相关文章: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一)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二)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三)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四)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五)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六)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七)
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连载之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